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五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9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

 

 

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研究

 

寇晓宇

学号:028009

 

 

 

目录

 

 

1.导论………………………………………………………………………………3

2.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3

21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绩效比较………………………………………………3

22 内部人、外部人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比较………………………………5

23 企业所有权集中度对大规模私有化后企业绩效的影响……………………7

3.参考文献…………………………………………………………………………10

1……………………………………………………………………………………11

2……………………………………………………………………………………12

 

 

 

 

 

 

 

 

 

 

 

 

 

 

 

摘要:

近年来,私有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使私有化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专家、学者对私有化的实证研究: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绩效的比较;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企业绩效的比较;所有权集中度不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国有,私有化,公私混合所有制,绩效

 

1.  导论

私有企业绩效是否优于国有企业(SOEs),私有化能否提高绩效?这是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包括中欧,私有化已经成功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然而出现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摩尔多瓦、蒙古、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私有化却没有显示出效果。1私有化能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被私有化后,何种类型的所有者能提高企业绩效?所有权的集中和分散对私有化企业的业绩有何影响?EhrlichGallais-Hamonno等人从实证角度对此作出了判断。

 

2.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21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绩效比较:

在比较国有与私有企业效率的时候存在两类困难,一类是在比较国有与私有企业的时候很难确定合适的比较集,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私有部门少这个问题就更明显;第二,为什么一些企业国有而另外一些企业私有是有原因的,包括在特殊部门可觉察的市场失灵程度。决定企业是公有还是私有的因素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者在比较国有与私有绩效的时候取得了一些进展。

EhrlichGallais-HamonnoLiu,和 Lutter1994)提供了实例证明国有和私有企业生产效率不同。比较了1973-198323个具有不同所有者的国际航线在成本、产出、所有权方面的不同。他们构造了一个内生模型,特定企业的生产率增长是该企业资本的函数,利用这个模型做固定效应回归与联立的投入需求方程估计成本函数。他们声称能把所有者转换短期和长期对生产率的影响分开,并且可以把所有者效应与其他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区别开来,如市场状况、外生技术进步。2

Ehrlich等人(1994)发现所有权与特定企业生产率增长明显相关。他们的结论是:私有权能促进生产率增长并在长期降低成本,这个差别不受市场竞争程度和法规的影响。他们认为短期所有权转换对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不太明显,但长期会每年提高生产率1.6-2%,成本下降1.7-1.9%。部分私有化长期对生产率没有影响,只有完全的私有化才会有效率。3

Ehrlich等人的这项研究的缺点在于只研究了一个产业,并且资料较老。他们认为此项研究一个隐含的假设是所有企业都追求成本最小化,但国有企业还有其他目标,不可能把这些目标的成本区别开来。

Majumdar1996)比较了印度国有、混合、私有部门的效率。他发现私有和混合所有制的效率高于国有。Majumdar的研究认为1973-1989年中央和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效率得分分别是0.6580.638,混合所有制的得分是0.92,私有是0.975Majumdar的研究只有数据的总值,加上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问题,使这个结论不能在其他领域被验证。无论如何,他指出了不同部门效率不同。4

Tian2000)对中国做了研究。他研究了上海股票交易市场的825家公司,其中513家混合所有制,312家私有企业。研究发现私有企业绩效优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另外,他计算了公司价值,发现政府所占股份少则公司价值下降,当政府是大股东时公司价值上升。5

另一个对政府所有权效应的研究用多产业、多民族、时间序列分析法。尽管多部门时间序列研究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这种方法也有优点,能发现在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不能发现的问题。Boardman Vining1989)研究了1983500家最大的非美国工业公司的经济绩效。利用四个盈利率和两个X-efficiency指标。结论:国有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盈利和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如私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盈利水平并不比国有好,只有完全的私有才能获得绩效的提高。在后来的研究中,Vining Boardman1992)从加拿大选取样本企业比较了国有和私有的问题。结论与原有研究相同。对加拿大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盈利优于国有,但不如私有。6

有关公私混合制企业的绩效佟福全(2001)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公私混合型所有制企业。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军事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联邦政府所掌握的资本占到总资本额的60%以上,私人企业仅占总资本的40%。理论上讲,国家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控制的资本越多,干预越强,企业经营效益就会越差。然而实际上美国政府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控制的资本虽多,但国家对企业干预很少,使美国的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其他西方国家。7

日本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持有的资本比例仅为25%,私人所占比例近75%。按照一般的观点,日本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应该高于美国。可在日本,除个别地方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外,绝大多数地方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此类企业干预过强,企业自身缺乏经营活力,所以经济效率较低。

可见,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家持有资本比例的高低,同企业的经营绩效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要看政府干预的程度。

Dewenter Malatesta2001)利用Vining Boardman同样的方法,不过利用的是最近的数据。《财富》公布的500家最大的国际企业1975年,1985年,1995年的数据,比较样本中国有和私有企业在盈利能力、劳动力强度、债务水平方面的差别。总共有1369家企业,其中147家国有。因为《财富》直到1995年都没有包括美国企业,该数据具有国际性。控制企业规模、地点、产业、商业周期, Dewenter Malatesta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私有企业盈利努力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并且负债率低,生产过程劳动强度低。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一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2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

 

 

国有与私有的比较

 

刘建强  27033

 

 

 

 

  

 

1 问题的提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慈善政府国有化的合理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对学校实行私有化的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国有与私有的比较

1问题的提出

究竟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由政府而不能由私人来提供,到底工人们是否应该在国有钢铁或汽车企业劳动?是否必须要求教师和医生在国有的学校或医院工作?处理垃圾的机构到底应该是国有还是私有?是否整个经济都应该社会化?虽然这些都是经济学上的老问题,但是经济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以及对于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等方面的观点却是在经常变化的。最近二十年来,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更加倾向于私有化。美国经济学家Shleifer在其文章“State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中对这些主流观点做了总结。本文在下面将扼要介绍Shleifer的总结。”

2慈善政府国有化的合理范围

假设政府想把一件商品或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当然这些商品可能是食物、钢铁、电信、教育、或健康等。政府可能希望超过预算来支付这些商品或服务,或者政府会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一些诸如价格等类的问题比较关心,尽管这应该是购买者自己应该考虑的问题。到底政府应该亲自雇佣自己的员工来提供这些商品或服务,还是把这些事情交给私人去提供?即使政府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这种模式是否可行?在这一部分,我们在政府是慈善政府的前提下去一一验证。

2.1在合同条款下,无论是由政府去提供还是由私人去提供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如果政府明确知道自己应该生产什么商品或服务,那么它完全可以通过合同条款的形式让渡给私人生产者去提供,政府只要实施有效监管就可以了。很明显,在这种条件下,究竟由政府还是由私人去提供根本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政府起草一个合适的合同或监管措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把信件送到自己想送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很难作到的事情。

2.2出于对避免垄断力量的考虑,应该实行国有化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政府能辨认出垄断产品的存在,那通常它一定能采取措施对诸如公共交通或电信等领域进行有效监管。一旦允许监管,那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由于垄断的存在而主张国有化的理由也将流产。通过合理的合同和监管,所有产品或服务无论是由政府还是由私人提供都没有什么区别。当然,这种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监管,而仅仅是针对于那些认为不能达到社会目标才采取国有化的观点的解决方案。

但是应该认识到,在一些时候,合同条款是有限的,如,政府根本不可能完全预期究竟什么会发生,也不可能完全作到所有应有监管的实施。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多的是近期发展起来的GrossmanHart(1986)HartMoore(1990)Hart(1995)等人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这些学者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完全合同上(而不仅仅考虑国有模式),更具体地说,他们认为,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真空地带,财产的所有权使所有者会努力控制并进行讨价还价,从而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做。

2.3究竟是选择国有还是私有,主要依赖于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对于类似于这些没有办法通过合同解决的质量问题对于革新动机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这种影响的成本大小。

HartShleiferVishny(1997)Grossman-Hart-Moore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运用到私有与还是国有的选择问题上。他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合同本身的特点上,即某些合同往往带有没有办法通过合同解决的“质量问题”。例如,监狱应怎样对待进来的罪犯,日常用水应保持什么样的纯净度,学校在爱国教育问题上应使学生达到什么程度,一封信件应在多长时间内被送到偏远地区,以及汽车制造商在革新动机上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当然,这里效率的概念主要倾向于社会价值质量的方面。

既考虑到效率,又考虑到质量,HartShleiferVishny1997)认为人们只有两种投资动机,即降低成本和革新以提高质量。当资产是国有时,公共资产的管理者相对来说投资动机比较弱,道理很简单,既然管理者不是所有者,自己投资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后所分享的收益是微乎其微的。相反,对于合同监管下的私有者来说,他们的投资动机就很强,因为,作为所有者,他们分享的投资后所带来的收益要多的多。很显然,究竟那种所有制结构更有效,取决于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能带来投资或革新的更高的动机。

在国有制的条件下,雇员在降低成本和进行革新以提高质量方面有比较弱的动机,相反,在私有条件下,他们的所有者投资动机却比较强,这完全可以由经验研究和实际观察来证明。象钢铁厂、航空公司或一般零售商店等类似的公司,如果通过私人所有能提供成本低而质量高的产品或服务时,那实行国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实际上,证据表明,在很少有例外的情况下,私有比国有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World Bank $ 1995)。例如,Barberis etal1996)发现俄罗斯商店在实行私有化后,无论其质量还是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Ehrlich etal1994)也发现,俄罗斯航空公司在实行私有化后,与以前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增长率。这和Schumpeter1942)所担心的,即私有企业是否能保持高的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革新方面,国有与私有的比较,为了获取相对有利的优势,Marshall1907)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解释了大英帝国19世纪在革新方面的飞速增长,而转向社会主义国家后,Marshallp.339)认为,政府是一个非常弱的革新者。他写道:“一个政府可以印刷莎士比亚的一部很好的作品,但是他却不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政府工作的每一步扩展,都需要永不间断的发明和革新,这应被认为是反对国有化的首要证据,因为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更象是一种无法比拟的财富积累。”而对于革新的不够重视,使很多革新倡导者在国有化经济中遇到很大的麻烦,包括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当然,还有一些案例,在反对国有化方面不那么直接。在这些案例中,由于成本的降低,追求利润的私有者会在那些难以订立合同条款的方面有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潜在倾向。例如,私人监狱可能通过雇佣比较廉价的护卫和教官,从而不能很好的教育罪犯;私人医院可能不会救治那些可能会导致自己赔本的病人;私人学校可能雇佣比较廉价的教师来代替比较优秀但有很高工资的教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激进的革新者可能反而不会注重效率的提高,或者说,有效率的生产者,革新的动机反而比较弱。更讽刺的是,政府有时恰好就是这种开始有效率的生产者,因为他的雇员没有降低成本的动机。

现代社会,许多国有化的案例恰恰与这种观点相一致。主张国有化的人们,想通过这种所有制,来避免出现那些没有经过培训但工资较低的监狱看管者的出现;合理使用水资源,以避免出现净化水的投资;政府自己亲自雇佣工人来生产轿车,以制造出更加环保的汽车,等等。然而,结果究竟怎样?这些将要求政府仔细的研究,这样,即使在那些由于降低成本而有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难以合同化的情景中,私有化也将优越于国有化。

2.4即使在那些由于降低成本而有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难以合同化的情景中,私有化的所有者革新的动机,也会调整由于产品或质量降低而带来的不平衡。

例如,如果政府对研究和生产一种新的武器感兴趣,那么它将更倾向于与私人企业签定一个合同,而不用去考虑这个合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带来由于降低成本而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问题(例如,这个私人所有者可能减少在保守秘密方面的投资,也许这和政府所要求的有些偏离),因为通过这个合同,的确可以为政府设计出一套更好的系统。电信方面的革命,主要就是由于这些私有电信商通过革新和新技术的采用,为他们带来巨大利润的动力所决定的(Winston $ 1998)。所以,尤其是在那些革新非常重要的产业,政府采取国有化的形式将是非常牵强的。

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说,当消费者去买那些质量好的商品或服务时,只要有足够的商品供给者,那么由于成本降低而带来的产品或服务难以合同化的质量下降问题,也就不怎么重要了。例如,在健康保险计划或家庭保险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在和私人提供者签定合同后,得到的却是质量非常差的服务。那么,作为结果,无论是由政府还是由私人提供此项服务,减少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的供应商将会发现此项服务需求的下降,或者是吸引那些偏好低成本、低服务质量的消费者。而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产品或服务供应商的业务转换成本将会变的非常可观,因为,消费者的相应行动会有滞后现象,况且其他产品或服务供应商也会切断转换的渠道。所以,很明显,由于竞争性供应商的存在,更削弱了这些领域产品或服务的国有化的观点,因为私有化减弱了非效率的成本降低,而保留了那些有效的减低成本和强有力的革新力量。

2.5为了有利于竞争,企业声誉形象的建立使得私有化范围更大。

如果私人产品提供者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那么他们就不会实行将会导致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成本降低。很明显,企业声誉形象效果对于监狱的私有化可能是不重要的,因为监狱服务质量的革新不是很重要,而且罪犯选择监狱也是不很现实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私有企业都努力树立自己的企业声誉,从而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政府合同项目(Logan $ 1990)。

总之,通过考虑这些方面,国有化有优势的环境范围将会变的更加狭窄。这些范围大致包括:

1)降低成本将会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难以合同化的方面下降十分明显的行业;

2)革新相对并不重要的行业;

3)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竞争性很弱,而且消费者选择权转移很困难的行业;

4)声誉机制也不太重要的行业。

很明显,从这些列举的行业可以看出,这些应该实行国有化或者实行国有化比较有优势的行业简直是微乎其微。

2.6不仅仅为了追逐利润的企业的存在,更加减小了国有化的范围。

然而,不幸的是,即使这些范围的行业,却仍然被高估了。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原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商品或服务的私有供应商,转变成不仅仅为了追逐利润的企业,也就是削弱了这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有可能减少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动机。不追求利润的企业可能会利用他们创造的剩余来进行津贴消费,以此来改善自己雇员的生活。当这些不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是出于社会激发所产生的,那么他们反而甚至会去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Weisbrod $ 1988)。这样,这些不为追求利润的企业管理者在追逐额外补贴的动机,与那些仅仅为追求利润的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的动机相比较,可能要弱一些,这样,他们就更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前景发展而去更加关心自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这两个要素都会制约他们作出为减少成本而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动机。依GlaeserShleifer1998)的观点来说,即使是在上一段我们所讨论的各种环境下,即不管在那些没有革新动机的行业,还是那些由于竞争性或声誉机制而不能弱化革新动机的、需要由私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业,不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既比国有化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有效,也比那些仅仅为了追求利润的私有化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有效。实际上,许多机构如中学、大学、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以及其他行业,在原则上来说,由私人提供(不管有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些服务经常是出于不为盈利的目的。而这将进一步动摇了应由国有化的供应商去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基础。

2.7国有化的范围虽然很小,但不是空集。

这样,剩下来由政府通过国有去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范围将是非常有限的,但却不是空集。例如,对于运营美国空军一号来说,飞机的乘客是美国的总统。到底空军一号的运营应由政府去做,还是应由私人去做?在这个例子中,应由政府去做应该更具有合理性,理由如下:首先,美国总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这项服务交给私人去做,那么他们有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减少服务人员、减少事前准备工作、减少其它相关服务等办法;或者为了节约燃油而采取距离短但是较危险的航线,但这种降低成本可能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急剧下降(美国总统将有生命危险),这对于美国总统的重要程度来说,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其次,对这项服务的革新的重要性也不是很重要,(为了提高整个飞行过程中服务质量,将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很大的成本增加)。再次,总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将无法自由选择其他服务供应商。第四,企业声誉在上述条件下也将会变的不太重要。最后,不为盈利为目的的动机也许太强而无法拿到这项合同。当然,还有其他例子可以说明通过政府提供某些商品或服务比通过私人提供将会更有优势,但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某些商品或服务的确需要政府来提供。

总之,某些商品或服务之所以应该由私人来提供,主要依赖于革新动机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在某些场合,可能无论革新还是成本都不重要,或者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政府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或者政府希望在改变自己的策略时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可能由于税收收入增加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节省费用,就有必要采取国有的形式。在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战争时期,虽然可能造成制约革新动机的后果,但为了收益能为政府所获得,政府往往会采取国有或者严格监管的形式(当然,在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可能是一种个别的更强大的动力)。通过国有化,就可以允许政府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快、由谁生产等方面改变时,不需要赔付什么合同费用。而如果采取另一种形式,即实行私有化而采取竟低价投标的形式来为政府生产,在资本市场不完善或政府不可信的条件下,在政府改变主意时期望得到一笔赔付收益也就显得没有什么效果了。这个简单的论据解释了为什么在战争时期一些政府采取国有化,或者说为什么这些政府即使在和平年代对军队、对外服务等领域都实行国有化,道理很简单:这样他们可以节约费用。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支持社会主义和国有化的文献和观点,就是战争的缘故。但是,在和平年代,政府为了在自己经常改变主意时避免赔付罚金的理由,以及考虑到政府的不可预见性而忽略革新动机的理由,特别是在爱国主义这种强大动力变弱后,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对于慈善政府,即对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来说,国有化的范围都如此之小,可见,对于那些存在腐败、政府官员以自己的连任等为目标的非慈善政府来说,国有化的合理范围也就更小了。Shleifer and Vishny $ 1994 $ 1998;Bennedsen $ 1998)。

3对学校实行私有化的案例

在美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小学和中学学校是国家公有的(Poterba $ 1996

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File name: 博士入学考试200210

 

经 济 学 试 题

2002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

 

1.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瓦尔拉法则(Walras Law)。试证明瓦尔拉法则,并说明瓦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 form 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 strategic form games)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 strategic form 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  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但只有在总供给方面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请从至少四个方面说明工资或价格刚性、劳动市场或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何使得总需求的变化造成失业。

 

4.  经济学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明确发现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只有在把它引入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理论后,经济学家才能够对这个概念做出一定的定量分析。请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通常的新古典假定,建立简单的人力资本模型,并证明这个模型在长期中存在均衡点。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理经济学试题

上海财经大学

200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数理经济学(A)

报考专业:西方经济学

试题编号:307

共 2 页

 

答案请另用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分 

 

1.       凸集是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构造材料,经济学家们常假定凸性以保证分析在数学上易于处理。试用一维和二维空间情况对如下凸集定义加以说明。

如果对于所有 如成立下式,则 是一个凸集:

2.       齐次实值函数经常出现在微观经济的应用中,了解这类函数的重要性质有助于我们把握微观经济理论。

1)试证明:如果 次齐次的,那么,它的偏导数将是 次齐次函数。

2)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3.       经济学家们经常用一阶泰勒级数对函数进行线性化。已知索洛模型的资本动态为

其中, 为单位有效劳动资本, 为外生常数

1)用 表示经济处于稳态时的单位有效劳动资本存量,试在 处对 进行一阶泰勒级数近似;

2)计算当以年率表示的 0.015 0.015 0.03和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3时,索洛经济以多快速度趋于平衡增长路径。

 

4.       现值汉密尔顿函数

在最优控制理论的经济学应用中,被积函数常含有一个贴现因子使最优控制问题成为:

最大化 

满足  

和 边界条件

 

其中, 为控制变量, 为状态变量, 代表时间 该问题标准的汉密而顿函数形式为

试写出该问题的现值汉密顿函数及其相应的最优化原理,欧拉方程和横截性条件表达式。

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一)

 

注意:

这里提供的试卷源于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回忆。

回忆者和本网页不保证试卷的正确性。

 

 

 

经济学试题(一)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504月)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

 

1.      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      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1αx21-α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      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20

11

42

34

12

23

13

02

30

 

4.    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 效用为u(.)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 L)为规模报酬不变,资本成本为r, 工资为w, 效用贴现率为β,人口增长率为n, 折旧为δ,请说明修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Y/L,说明趋向C/LK/L的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

 

5.      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六

《经济改革的经济学》

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教授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郑秀君

区域经济学专业  学号:0270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华盛顿共识”进行了反思,探索了“后华盛顿共识”,总结了关于“后华盛顿共识”的十二条结论,并总结了转轨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若干经验。

关键词 转型经济理论 华盛顿共识 后华盛顿共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东欧各国已处在经济危机的边缘,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减弱。加之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导致了东欧剧变。多数国家随之转向西方,纷纷照搬西方模式,在政治上实行多党议会制,经济上则向市场经济靠拢。

1.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

剧变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各种转型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但总括起来无外乎两种:以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理论和以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代表的“休克疗法”理论 。匈牙利由于有30多年的改革基础,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因而政府采纳了“渐进式”改革方案。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经济形势则恶劣得多,如波、南在1989年已陷入经济危机,外债负担过重、生产停滞、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等,因而相继采用了激进式的“休克疗法”。下文以匈、波两国为例,分别介绍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在实践中的调整。

“渐进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科尔内主张“渐进式”改革,他的主要观点是:(1)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功能良好的市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允许并鼓励人格化的所有制而非机构持股,主张按照市场原则出售、出租或卖给外人,不搞无偿奉送。“私有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步一步地变化是私营部门发展的特征。用骑兵进攻的方法建立私有财产是不可能的。”(2)强调保持“强有力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恢复预算平衡,加强企业的硬预算约束,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强调“政企分开”,杜绝政客与商人形成互利关系,确保透明。

1990年,匈政府出台了《民族复兴纲领》,提出采取“渐进过渡”方式,目标模式是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相结合、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欧洲福利市场经济”。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和外贸自由化,逐步使福林贬值并实现自由兑换,制定《私有化法》和《国有资产出售法》等法令,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领导私有化工作,强调私有化的“公开性、竞争性和监督性”,以直接向国内外出售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私有化。

“渐进式”改革虽使匈避免了经济的剧烈动荡,但无法避免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企业间债务扩大等问题。尤其是由于匈政府在执行货币财政政策中紧缩不力,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赤字不断增加,1994年已高达4500亿福林,占GDP8.6%。为此,1995年匈在“渐进式”改革中融入了适当的激进措施,实施紧缩经济战略,压缩国家行政开支,缩减社会福利支出,实行货币贬值和严格的财政金融政策。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从1997年开始,匈经济逐步复苏并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休克疗法的理论与实践。萨克斯为中东欧国家转型开出的药方是以“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为理论基础的“休克疗法”。他认为中东欧国家应当采取果敢而迅速的行动,实行一步到位的激进转型战略,包括:政府努力建立一种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价格;取消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通过私有化和对现有国有企业实行严厉约束来控制国有企业;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后来萨克斯又将其概括为“稳定化、自由化与私有化”,并称之为中东欧经济转型的三大支柱。

波兰于1990年首先采纳了萨克斯的建议,拉开了“休克疗法”的序幕。政府制定的《波兰稳定化纲领》提出,第一步是采取稳定经济和遏制通胀的措施:回笼货币,紧缩银根;大幅度削减对食品、原材料和能源的补贴,取消税收减免,以消除预算赤字;价格自由化,使90%以上的价格实现市场定价;在经常项目下实行兹罗提部分兑换,同时实现外贸自由化;实施限制性收入政策,通过惩罚性税收限制工资过快增长。第二步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法》、《国民投资基金会及其私有化法》、《再次私有化法》等一系列法令,以出售、招标、租赁大众私有化等方式实现私有化。

“休克疗法”使波兰治理“超级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稳定了宏观经济环境,但工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外债大幅度增加,失业率骤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93年,波政府对“休克疗法”进行及时调整,实行“波兰战略”,将合理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渐进的自由化及私有化政策相结合,实现了从“没有疗法的休克”到“没有休克的疗法”的转变。此后,波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率均大幅下降,财政状况得到改善,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正在腾飞的一只雄鹰[董鸥,2001年,第4849]

2.对华盛顿共识的反思

为了实现从原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了所谓“休克疗法”。10年过去了,这些后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已经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呢?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如表1所示。

1   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

  

GDP

下降年数

经济复苏后GDP是否下降

平均年GDP增长

1997GDP

1989=100

排名

1990~1993

1994~1997

1990~1997

波兰

斯洛文尼亚

捷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

匈牙利

乌兹别克斯坦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爱沙尼亚

克罗地亚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柯尔克兹斯坦

哈萨克斯坦

拉托维亚

马其顿

俄罗斯

土库曼斯坦

立陶宛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塔吉克斯坦

乌克兰

摩尔达维亚

乔治亚共和国

2

3

3

4

4

5

赖俊平: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

请点击下载:
upload/2007_07/07070914085526.doc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一)

 

注意:

这里提供的试卷源于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回忆。

回忆者和本网页不保证试卷的正确性。。

 

 

经济学试题(一)

200410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

1.效用函数u=Ax1α1x2α2 x3α3α1+α2+α3=1P=(P1, P2, P3), 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2.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3.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n+1),给定有n 个厂商。

 

4.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I=I(r,Y), Ir<0, IY>0, 政府采购为G, 真实货币需求m=m(r,Y), mr<0, mY>0, 消费为C.

 

5.给出生产函数为Y=Kα(AL) 1-α,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Y=AK, 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高级宏观经济学上课计划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胡景北

 

 

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改革的经济学

上课计划

 

周次

日期

 

专题

专题

主持人/报告人

1

09.11

 

开课确定选题

许永国

2

09.18

 

讲课 (推迟到925)

胡景北

3

09.25

 

讲课 (推迟时间另定)

胡景北

4

10.02

 

国定假日

胡景北

5

10.09

1

激进主义的公有化观点

孙明华 6560 71441207

6

10.16

2

私有化观点

王敬云 5558 0825 

刘建强

7

10.23

3

华盛顿共识

谢朝华  张文  6560 0593

李勇辉

8

10.30

4

后华盛顿共识

王月兴 6560 7289

郑秀君 6516 3762

9

11.06

5

私有化方法选择

尹兴宽 6561 79781301

10

11.13

文章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