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高于生存水平的农业工资

摘要:农户土地总产量可分为耕作成本、地租、资本利润和劳动收入三部分。农户不区分资本利润和劳动收入。但自耕农的净产量还包括地租。因此,若佃农的净产量为生存工资,则自耕农净产量高于生存工资。 在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时,我们把自耕农的净产量作为他们比较农业和非农工资的参照系。

阅读全文

7.1 中国农村土地的准自耕农制度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出发地是农业。世界的农业土地制度多种多样。以中国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背景,中国农业土地制度是一种社区农民公有、个别农户使用的制度。这个制度下不存在农业土地市场和地租,因此,该制度可以视为准自耕农制度,该制度下的农户可以视为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内的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独立和理性的经济人。

阅读全文

6.9 判定标准的经验公式

摘要:上节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失业两者总产出效应的相对强弱的判定公式,即新增失业率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率之比的绝对值与两部门劳动边际产出之比是否等于1。由于劳动边际产出不可直接观察,本节用可观察的两部门劳动平均产出之比替代之并证明该替代在经验研究中的可行性。

阅读全文

6.8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变动的总产出效应判定标准

摘要:现代经济中总是存在着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失业变动。它们的宏观经济学意义比较首先视它们的总产出效应相对强弱而定。本节提出判定两者总产出效应强弱的标准: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在非农业部门造成的增产,大于它在农业造成的减产与新增失业造成的减产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总产出效应更强;反之,新增失业的效应更强。

阅读全文

6.7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短期宏观经济学特点

摘要:如果把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短期宏观经济学中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并列的一级变量,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组成的三部门宏观经济便需要变成由家庭、农业生产者、非农生产者和政府组成的四部门经济,宏观经济学亦将需要研究相对价格。同时,这样的宏观经济学也把农民福利改进直接和经济运行与经济政策联系起来。

阅读全文

6.6 作为中国经济特征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摘要:本节比较2010年中国、美国和德国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失业、农劳比、失业率等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参考美国1933年的这些数量关系,揭示中国和欧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大区别是中国农劳比高、欧美国家失业率高,因此以中国和大规模农业劳动力转移为背景的宏观经济学应当把转移率作为一级变量代替失业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