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险种的博弈分析
陆宝群博士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变频险种在我国的发展
二、关于变频险种的一个博弈模型
三、模型分析及衍生结论
一位人道的自由主义者
变频险种的博弈分析
陆宝群博士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变频险种在我国的发展
二、关于变频险种的一个博弈模型
三、模型分析及衍生结论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科学奖金联合会教研室双周研讨会
2003年3月3日
关系型融资的理论研究
兰莹
一、 什么是关系型融资
1)关系型融资的定义:为了维持长期的金融服务关系,金融机构与企业各自进行了关系专用性投资,从而出现在第三方不愿提供融资时,金融机构乐意充当融资者,或者当企业有能力以更低的成本从市场融资的时候不愿意脱离原来的金融机构的现象。关系型融资在经济实践中的形式主要有: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之间的贷款活动、主办银行制度、风险投资等。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双周研讨会
2003年1月9日
国有企业“公开私有化”的利弊分析
胡景北
一、 中国目前的私有化现象
1)私有化规模:很大
2)私有化方法:内部人私有化
总印象:无名、无法、无序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
双周研讨会纪要
2003年3月3号
关于关系型融资问题的讨论
2003年3月3号晚上,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双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教师、北京大学博士兰莹博士做报告。兰博士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关系型融资的理论研究”。她首先介绍了关系型融资的概念,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关系型融资提出了自己的定义,认为关系型融资指为了维持长期的金融服务关系,金融机构与企业各自对对方进行了关系专用性投资,从而在第三方不愿向企业提供融资时,作了关系专用性投资的金融机构愿意充当融资者,或者当企业有能力以更低的成本从市场融资的时候不愿意脱离该金融机构的现象。兰博士还阐述了关系型融资制度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关系型融资制度中的敲竹杠问题。
2003年4月14号研讨会纪要
复旦大学博士后罗云辉先生应邀于2003年4月14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做了学术报告。罗博士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经济过度竞争问题初探”。
罗博士首先在分析他人对过度竞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过度竞争。他指出,过度竞争问题不是宏观经济衰退或萧条的问题;过度竞争也不是产业结构升级或产业衰退的问题。过度竞争指的是市场行为的主体(企业或企业的代理人或政府)在一定竞争准则和游戏规则(主要是产权制度)以及其他局限条件约束下,力图通过竞争达到自身特定的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而采取的有悖于其代表的名义主体根本利益的竞争行为本身。同时他强调指出,一定要有名义主体存在且被侵犯才会存在过度竞争,否则就不存在过度竞争。名义主体和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竞争主体和名义主体合二为一;第二种情况是名义主体和竞争主体相分离。
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
(报告提要)
1840年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怎样?应该如何划分发展阶段?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运用可以找到的经济指标,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此稿发表在2002年9月30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第1卷第2期,第370-383页。
理性动机与利他行为
管毅平*
Guan Yiping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经济与金融系,200052)
(Dep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05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罗云辉
一、 问题的缘起
1. 不应是一个经济周期问题
同济大学 中德学院 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 双周研讨会纪要
2003年3月17号
利他行为可否理性,如何理性?
2003年3月17日18:30-20:30,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双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毅平教授做报告。管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利他行为可否理性,如何理性?———一个经济学视角的解说与建构”。他的报告所依据的文本,是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2期的论文《理性动机与利他行为》。
同济大学 中德学院 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 双周研讨会纪要
2003年10月20号
苏南模式和长三角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