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世界范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增长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转移数量。本节考察了2011至2015年全世界新增非农就业的三个来源,即不包括新增农业劳动力的新增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减少。本节的数据指出,在这十五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超过3.43亿,占新增非农就业比重超过45.%,而失业变动数量和比重的绝对值仅有0.16亿和2.2%,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非农就业增长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应当远远强于失业变动可能达到的作用。

阅读全文

6.1 托达罗的劳动力转移模型

摘要:劳动力转移研究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托达罗模型。该模型把乡城或农业劳动力转移视为城镇失业的函数。不过,该模型仅仅针对特定经济政策,而不考虑大规模农业劳动力转移,并把农业劳动力转移依然视为受失业影响的次要宏观变量。

阅读全文

5.4 不变工资和上升工资

摘要:不变生存工资虽然是刘易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命题之一。但本节指出只要容许自耕农,刘易斯的逻辑便可能引出上升且超过生存水准的工资结论。而上升工资才能让工资机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阅读全文

5.3 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五章 刘易斯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农业劳动力转移

5.3 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力转移

今天,站在刘易斯和其他经济学家的肩上,我们应当看得更远,应当更清楚地把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史和认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理论。因此,在充分估计刘易斯理论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作用的同时,我们又发现,刘易斯理论并不能够成为研究我们在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展示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或非农化大转型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不能够提升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阅读全文

5.2 刘易斯理论的意义

摘要:刘易斯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提出劳动力转移问题。他的二元分析方法抓住了生产率部门差距的宏观现象,他的两部门不同工资决定机制保证了经济均衡。因此,刘易斯理论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开辟了道路。

阅读全文

5.1 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摘要:讨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离不开刘易斯理论。刘易斯在经济学中最早提出劳动力长期且单方向转移的问题。他把经济分为传统和资本主义两部门,并用剩余劳动力概念说明在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资本主义部门转移过程中工资的不变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