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经济危机的理解和思想的自由竞争

  

       如何理解2008年在中国和全世界出现的经济危机,是放在经济学家和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共同问题。毫无疑问,既然是经济危机,经济学家就首当其冲地负有理解的责任。我本人虽然在200810月就提出了自己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理解,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首先需要的是理解中国经济危机。关于2008年出现的中国经济危机,目前有这样一些看法:

       1. 内源型危机论,认为中国经济危机根源于中国经济之中。

       2. 外来型危机论,认为这次经济危机是由外部世界传入的。

       2008年中国经济危机,我本人一直持内源型危机论。我在2008年写的短文“中国经济危机已成事实”(www.hujingbei.net/show.aspx?id=438&cid=59)已经表达了的观点。不过,我的博客 (www.hujingbei.blog.sohu.com) 所在的搜狐网站竟然将其屏蔽了。这里,我对此种屏蔽表示抗议。由于内源型危机论被封杀,我们最初看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外来型危机论。外来型危机论很杂,有从金融角度看问题的,有从出口角度看问题的,有从美国或者资本家阴谋出发看问题。不过它的核心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中国出口经济就大幅度滑坡,中国经济便出现的困难和下行。值得注意的是持有外来型危机论的许多人忌讳用“危机”这个词。他们不承认中国经济可能有“经济危机”这回事,因此他们的观点应当称为外来型经济困难,只是因为“经济困难”的含义过泛,我依然用危机来表述这些观点。

       然而,危机爆发不到一年,持有内源型危机论的文章就越来越多了。今天,只要网络还许可讨论当前危机问题,内源型危机论文章就无法屏蔽了,因为事情已经变成了不谈内源便相当于不谈危机的局面。这是官僚体制在事实和公众舆论前的退步,更是中国的进步。不过,内源型危机论内部的观点同样很杂。许多说法简直谈不上观点,至多是一种议论。当然,外来型危机论内部有很多也谈不上观点,有的甚至就是官方宣传口径而已。我把各种各样的内源型危机论又分成两类:

       1. 社会原因类,我把它称为广义内源型危机论。这类观点从社会各个角度寻找当前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比如,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危机,是因为中国过分依赖出口,所以外部危机能够影响中国经济的根源是中国经济自身有问题。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有贫富差距过大、工资增长过慢、农村经济被忽视、政府的“唯GDP”导向、政府的专制性、权贵资本主义等等,甚至还有政府卖国论,指责政府不顾民生疾苦而把钱借给富裕的外国人买中国商品去消费,才导致了外国人一旦买不起、中国经济便出现危机的状况等等。还有一些从更广阔角度出发的观点,比如认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社会变化滞后于经济变化,导致了现在这场危机等等。

       2. 经济原因类,我把它称为狭义内源型危机论。这类观点从狭隘的经济因素中寻找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所谓狭义或者狭隘,不但指它排除了社会和政治的因素,而且排除了比如像贫富差距、“唯GDP”等等同样属于经济学研究范围的因素。狭义内源型危机观把原因限定在某些可以“科学地”或者“实证地”、“分析地”讨论的若干因素上。这类原因的讨论说到底应当是书斋内的事情,但由于事体重大,因此也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工作者的责任是指出这场危机是不是具有狭义的国内经济原因。如果没有,那这场危机或者是外来的,或者是中国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样的经济原因造成了危机。就认为有经济原因的人来说,他们的观点还可以分成两种:

       1. 货币问题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这场危机,具体说来就是中国政府2007年以来的过紧货币政策造成企业资金高度短缺,把许多民营企业逼入死地,促成了2008年的危机。其他从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出发、从金融的观点,也可以归入此说。

       2. 实体经济问题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出了问题并在2008年爆发为危机。我可能是2008年以来唯一公开发表这种观点的人。不过从网络上看,许多人已经开始思考中国实体经济问题和经济危机的关系了。

       其实,无论内源型还是外来型危机论、社会原因论还是经济原因论、货币问题说还是实体经济问题说,各种观点都有其理由,同时都不会完全正确。破除“独尊马学”之后,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中国人已经明白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我们比较的仅仅是不同理论的正确程度。这场如此重大的危机牵涉的方面十分广泛,所以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的观点。在中国的语境下,无论是“政府不可能有错误,所以中国不可能有危机”的观点,还是“危机源自于政府错误”,以及处在这两极之间的观点,都有存在和相互竞争的权利。这里的关键还是言论自由,是思想的自由竞争。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中国才可能发现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才能为我们中国以及人类不再出现类似危机作出贡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有过思想自由竞争的环境,也才有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建立。可惜,后来的“独尊马学”压抑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今天又是54,今天同样需要思想的自由竞争,为了理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经济危机,为了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今天与未来。

 

“夜话”2009年第6期,20095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