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别差异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和经济学研究对象

4.7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别差异

前面的图4.5显示中国从1952到2010年、美国从1800到2010年农劳比下降的状况。该图指出在这两个时期中,从几乎相同的农劳比水平出发,中国农劳比的下降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但是,由于中国应当在1850年前后便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所以图4.5内中国曲线不能表示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其前半期的全貌。不过,图4.5依然提示我们,即使在非农化大转型的起点上,各国农劳比差异不大,但各国在农劳比降低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指标上依然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以农劳比降速和加速度差异为表征,非农化大转型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和持续时间亦将存在显著差异。如果考虑非农化大转型在各国所得以发生的文化、制度和政治环境,各国的差异将更为显著。[1]

为了清楚地揭示各国农劳比下降的异同,我们把整个农劳比下降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农劳比下降初期、中期和后期。定义三时期的困难主要在于定义中期的困难。为此我们必须详尽说明中期的分界。为简化讨论,我们使用公元纪年的年代,即两个逢十年份之间的时期为单位,并且定义农劳比下降中期的起点为一国h最早达到或超过5个百分点的年代,终点为保持这一水平的最迟年代。考虑到一些国家在非农化大转型中波动过大甚至出现巨大倒退,[2] 我们同时规定,一国农劳比在中期内不会重新退回到初期末或接近初期末的水平,或者说中期必须是稳定的。用公式表示,我们的中期定义是若年代t是第一次出现ht≥5.0%的年代,且在后续年代里不出现lt+n lt-1n=1, 2, …,tn为年代,tn属于t,则一个国家在年代t进入农劳比下降中期。若进入中期后,该国在年代u开始出现0<hu+n<5.0%, n=0, 1, 2, …,un属于t,则该国从年代u开始进入下降后期。注意这里的中期定义不排除中期内的一个或连续多个年代可能出现h<5%;该定义只是保证农劳比l不回升到初期水平。

根据上述定义和中国、美国的资料,我们列出中美两国农劳比下降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见表4.2。

表4.2 非农化大转型的时期划分及其特征:以中国和美国为例

中国

美国

初期的起点年代

1850年代

1800年代

中期的起点年代

1970年代

1840年代

中期起点年份农劳比l (%)

80.8

(1970年)

67.2

(1840年)

中期的终点年代

1940年代

中期终点年份农劳比l (%)

11.5

(1950年)

中期的平均年代速度h (%)

11.13

(1970年代-2000年代)

5.06

(1840年代-1940年代)

中期的年代速度区间

(8.13, 13.32)

(2.15, 7.51)

中期的年代加速度的区间

(-4.76, 27.91)

(1970年代-2000年代)

(-3.74, 4.90)

(1840年代-1940年代)

注:由于中国的中期可能尚未结束,所以中国的中期数据指的是到2010年为止的中期状况。

根据表4.2列举的中美两国非农化大转型历史分期,我们总结出下述几个也许带有一般性的非农化大转型的特征:

  1. 各国开始非农化大转型的历史过程有先有后。
  2. 各国非农化大转型期内各阶段的时间长短差距很大。就中期而言,一国中期开始得越迟,该国的中期阶段可能越短。
  3. 各国农劳比下降速度和加速度存在显著差别。
  4. 一国进入中期阶段越迟,该国中期的农劳比下降速度可能越高。
  5. 一国进入中期阶段越迟,该国中期的农劳比下降加速度绝对值可能越大。

表4.2同时提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短期宏观经济学意义可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尤其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中期阶段。到了后期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已经很少,转出农业的劳动力更少,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数量上既难以影响劳动市场的总体状况,亦难以影响总产出。所以,就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宏观层面的短期分析而言,转移的中期阶段最值得重视。但就非农化大转型的整个历史过程而言,我们需要注意三个阶段各自的特征以及用它们构成的总体特征。

注释:

[1] 当然,无论这些差异如何显著和重要,它们都只是非农化大转型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它们能够影响非农化大转型的时间长度和处在转型过程中的人类的福祉程度,但不可能改变非农化大转型本身。

[2] 例如,中国在1958-1963年间就出现过巨大倒退,以至于按逢十年份计算,l从1960年的66%回升到1970年的81%,因此这一年代的h为-15%。与此相对照,在1950年代,中国l从有数据的最早年份1952年的84%降低到1960年的66%,该年代的h高达1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